AI速读:文章讨论了在当前教育环境下,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。资深教育研究者魏智渊提出,在内卷和躺平现象并存的时代背景下,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他认为,学校教育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,而家庭教育可以作为教育自救的一个重要途径。魏智渊强调,培养孩子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形成“优秀者的自我镜像”,并通过深度学习来对抗应试教育下的浅层学习。他建议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高水平的自尊和自我认同感,通过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,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、成长型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。魏智渊的观点为家长提供了新的教育视角,帮助他们看清教育中的问题,并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。
这些年,教育圈正在发生很大的震荡。
受疫情影响,国际学校部分外籍教师辞职、国际考试相继发出变动消息,都给不少学生和家庭带来了冲击,让留学路更加充满不确定。
另一方面,无论是国内外升学环境,还是就业环境,“越来越卷”已成趋势。在时代浪潮之下,教育自然也“卷入其中”。尽管有“摇号”“双减”等政策出台,家长的焦虑依然有增无减。
在社会和教育系统的双重夹击之下,越来越多曾经的校园佼佼者,在走向社会后却成了丧失追求和斗志的“躺平一代”、甚至是毫无幸福感的“空心病孩子”。
如何培养出一个能力出众、内在幸福,能面向未来的优秀的孩子?这是对教育的终极发问,也是每个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。
资深教育研究者魏智渊,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,并把它当作教育自救的一个重要途径。他认为,今天的学校教育普遍欠缺核心竞争力,被应试教育所裹挟,一时难以做出真正的改变和革新。在这个既内卷又躺平的时代,亟需父母的觉醒和家庭教育的自救。
作为新教育实验研究员、南明教育创始人,他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,并在教学研究、教师发展等领域均有研究,已出版了《语文课》《应试时代的教师责任》《教师阅读地图》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》《高手教师》《儿童读写三十讲》等多本教育专著。
如今,他希望将从教30年的研究成果,更多地惠及家庭和社会,帮助父母看清教育中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,抓住教育本质。他的公众号“知教师”以及线上讲座“老魏咖啡馆”,都吸引了一大批家长粉丝。
在最新出版的《高手父母》一书中,魏智渊就开门见山、直指家长最关心的问题——“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?”
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,以及自己的教育观察和实践,他给出了一个新的视角。那就是,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努力的人,一个优秀的人,就要帮孩子形成“优秀者的自我镜像”。
“孩子一旦认定自己是个优秀者(事实上的或潜在的),就会以一个优秀者的方式去建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,就会变成一个努力的人,并让努力成为习惯。”
不同于一些细枝末节的方法和技巧,他认为一个孩子想要发生质的变化,一定取决于本质的转型,一种底层系统的迭代。
该如何帮助孩子构建自我镜像?在大的时代背景下,家长还需要看清教育中的哪些问题?外滩君和魏智渊老师聊了聊。
教育的真正秘诀,是形成“优秀者的自我镜像”
今天,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异常高涨,但是魏智渊发现,大多数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既没有经过深思熟虑,也没有顶层设计,基本上是被焦虑推着走。比如,看见别人孩子上课外班,自己孩子也上,至于为什么上,却没有认真考虑过。
在焦虑的推动下,父母做出的很多行为和决策,自然是南辕北辙。于是,他在《高手父母》一书中,详细阐述了家庭教育中的种种误区,帮助家长厘清家庭教育究竟该做些什么。
对于“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”这一最核心的问题,魏智渊提醒,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,一个人优秀与否,主要取决于习惯。
“因为对于优秀者来讲,努力已经成了一种习惯。就像在学霸看来,努力和吃饭、睡觉一样自然。相反,如果哪一天他没有努力,就会觉得特别不安,他忍受不了不努力的自己。”
对一个孩子来说,他能够持续努力、战胜惰性本能的动力从何而来?
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——一个人从无需外部压力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,或者保持一种状态,他一定从中得到了好处。
短期来看,可以靠外部刺激。例如,明天就要考试了,今天就会非常努力。但是激励一个孩子长期努力不能靠这个,就像我们不能对小学一年级孩子说,好好学习,将来考上清华就会如何如何,这是没用的。
而持久稳定的努力,一定靠的是长期形成的较高水平的自我镜像、自我认知。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优秀学生的时候,他就会像优秀学生一样努力,久而久之,努力已经变成了一件自然的事。
在这过程中,孩子的动力来自于高自我认同和高自尊,来自于不断肯定“我能行”“我很优秀”的内在满足感。否则,就成了常见的“表演性努力”,不给糖就不努力,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“镜像传递”,魏智渊推荐了一部堪称教育经典的童书《特别的女生萨哈拉》。书中的老师波迪小姐,就是一位擅长构建优秀镜像的高手。
主人公萨哈拉是一个学渣,有一天新老师波迪小姐让大家写随笔。萨哈拉不知道写什么好,最后她只写了一句话:“我是个作家。” 波迪小姐批改这篇随笔时,却回复了三个字:“我相信。”
但是接下来几次作文萨哈拉都没交。波迪小姐没有苦口婆心地劝导,更没有冷嘲热讽地挖苦,而是留下了堪称经典的回复——“作家需要写作”。
这给了小萨哈拉强烈的震撼。这意味着在老师眼里,她的确是把自己当作未来作家看待的。在这样一种心理暗示下,萨哈拉真的发奋努力成为了作家。
同样,教育界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,也验证了自我镜像的重要性。
在一场针对小学生的实验中,研究人员从班级中随机抽取约20%的学生,让老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智力会发展很快,并对这些孩子产生更高的期望。
结果发现,那些被期望的学生,特别是低年级孩子,果然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。这表明,老师的高期望会传递给学生产生“优秀的自我镜像”,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。
魏智渊相信,一个孩子的各种问题,往往都与自我认同有关。想要让孩子变得优秀,就要帮助孩子形成“优秀者的自我镜像”。而“镜像传递”,是迄今为止效率最高,也是成效最显著的教育模式。
然而现实中,对于成绩不如人意的孩子,大多数家长甚至老师,却是这样做的——
“你看看你,又是倒数第三名,都这么差了,还不努力?!”
“我也不指望你赶上那个谁谁谁,你能不能努力一下,至少考个中游?”
这样一来,“差生”“学困生”就成了孩子自我定义的角色和标签,他们会在潜意识里去做出符合自我认知的事情。
看到这里,会有家长疑惑:一个班级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是“优秀”的,因为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排在前20%。这种情况下,如何保证孩子良好的“自我镜像”?
在魏智渊看来,这个问题本身有一个隐含的前提,那就是认为“优秀”的标准是单一的,每个孩子可以按优秀程度排成一个名次。实际上,这个隐含的前提是不成立的。
分数排名是单一的标准,而生命是复杂多样的。孩子发展的领域特别宽广,除了学科差异外,还包括了艺术和体育等广阔的空间。“一个孩子,可能学科成绩不行,跆拳道却是冠军,我们能说这个孩子,算是优秀,还是不优秀?”
学校的意义,就在于尽可能地提供丰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,帮助有各种可能性的孩子,去形成自己优秀的领地,拥有自己的自由与尊严。
实际上,在现有的教育体系里,大多数学校都做不到,我们的孩子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按照学科成绩进行单一的排名和划分。
魏智渊认为,在这一情况下,就需要家庭的弥补。家长在帮助孩子尽力适应校内学习的同时,也要尽可能让他们在某一个领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。而在某一个领域表现优异,获得自信与自尊的孩子,也就有了某种“优秀者的自我镜像”。
用深度学习,对抗应试教育下的浅层学习
那么,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构建“优秀者的自我镜像”?
在这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,一个孩子的自我镜像,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。
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6-12岁的孩子,也就是整个小学阶段,称之为“勤奋-自卑”时期。
这一阶段的核心冲突,是勤奋对自卑。儿童离开了父母的怀抱,被进一步地投入到社会环境中,他必须在生态位中赢得自己的位置,也会更加重视社会比较,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我。
因此,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,帮儿童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力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。如果一个儿童能顺利完成学业,就会持续地获得成功,他也会获得勤奋感,并在未来独立生活或承担工作时充满信心;反之,则会产生自卑。
“从小学阶段,甚至幼儿园开始,我们就要让孩子拥有高水平的自尊和自我认同感,帮助他从小培养起优秀的习惯。”魏智渊直言,这才是“赢在起跑线上”的真正含义。
然而,在应试教育框架下,家长往往会重视一些机械的、外部的行为习惯,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。外部习惯确重要,但是他更强调孩子内部的、思维上的一些习惯。
比如保持专注的习惯,这是一种智力上的紧张感。现实中有的孩子很难专注,因为潜意识里抗拒学习,总是一种散漫的、被动的态度,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;
再比如合理归因的习惯,这是一种将失败和成功正确归因的成长性思维,对孩子来说受益无穷。
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,还有深度学习的习惯,这不仅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,也是让一个孩子在未来富有竞争力的关键。
那么,在学前或者小学阶段,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深度学习的训练?下面,外滩君和魏智渊老师重点探讨了这一问题。
他认为,首先,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,在不同年龄段,学习内容有所不同,对应的深度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。抽象来讲,深度学习最好的途径,就是有难度的项目学习。
比如,疫情期间很多孩子隔离在家不能出门,家长可以跟孩子利用业余时间,以小区里的植物为对象,开展项目学习这样一种深度学习训练。
我们可以先让孩子结合网络搜索认识每一种植物,绘制植物图谱,这就涉及到生物知识的学习;而编制卡片又涉及搜索能力、概括能力,这些都是基础能力。
接下来可以拉长学习时间,让孩子按照24节气,在不同节气里为植物拍照,做观察日志,观察物候变化。还可以在不同季节里,为每一种植物创作一首小诗,写出对它的感觉,尽情发挥想象力。
这样一来,等学习结束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。
“持续一年的深度学习对孩子的影响会超乎想象。”魏智渊提醒父母,真正的学习不是挖很多口井,每一口井都很浅,而是要把一口井打深。
此外,这种深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,还可以帮助孩子对抗应试教育下的“浅层次学习”。
在多年教学管理和研究中,魏智渊发现,哪怕在应试教育背景下,真正的应试高手,也必然具有深度学习的特征。
“因为那些擅长深度思考的孩子,能够以简驭繁,用尽可能少的题目,达到学习效益最大化;而一般学生,更容易陷入题海战术、浮于表面,二者的差距也就会越拉越大。”
而对于家长来说,一味地认同应试教育,是可悲的;一味地反对应试教育,也是可怕的。最好的道路,永远是第三条。
何谓第三条路?就是一方面鼓励孩子去适应学校教育,并努力在竞争中获胜;另一方面,要通过家庭教育,教给孩子许多学校不教的东西,比如独立的人格、成长型思维、正确的目标导向、良好学习习惯等等。
“学校教育的短期行为一时无法改变,但是家长可以用长线思维,培养一个健康而丰盈、有优秀自我镜像的孩子。”这正是魏智渊写《高手父母》一书的初衷,也是他希望家长能进行的教育自救。
在时代背景下,去看清一些教育问题
当然,教育的复杂性还在于,它从来都不只是教育自身的问题。作为社会系统的一环,教育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。
“就像社会感冒了,教育就会打喷嚏。”魏智渊建议,对于一些教育政策,比如“双减”,我们也要在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去看待。
眼下,疫情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,我们正面临一个全球化暂时退潮,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。伴随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结束,社会也将出现两极分化。
而今天的教育就和经济一样,表面上欣欣向荣,实际上正陷入困境。
具体表现为,一方面,学校和老师存在普遍的专业匮乏,创新和改革动力不足;另一方面,公共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价值观匮乏,比如完全以“成功”为导向,且“成功”的标准十分单一。
这两者都导致当下的教育实际上处于一种“躺平”或者“瞎折腾”的状态。无论是学校,还是一线教师,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。
与此同时,教育的两极分化也会很严重。未来,相当一部分儿童可能会成为平庸教育的牺牲品,变得越来越浅薄、低智,缺少掌控人生的能力,成了“奶头乐一族”。
而少数儿童则因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机会,他们的潜能得以开发,创造力得以释放。比如,有一些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远远高于高中学生,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。
魏智渊曾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公立、私立学校有过教学和管理经历,他发现,今天的基础教育,正让很多孩子变得平庸。
比如,我们一边在痛惜科技创新人才的不足,一边又在扼杀孩子的科学天赋。
“一个有科学天赋的孩子,他在漫长的小学阶段,本应该有大量的时间用于观察与实验,去探索大自然以及万物的奥秘,包括种植、制作、实验,但是实际上他的天赋没有被唤醒,而是每天跟父母为没有价值的作业斗争。这是一种典型的‘买椟还珠’行为。”
而基础教育的失败,小学教育要承担很大的责任。因为小学阶段每一个关键期的错过,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响。除了上面说的天赋和兴趣,还有阅读能力。
研究显示,家庭阅读环境和阅读资源支持不同的孩子,在大概四年级的时候,会逐渐拉开阅读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差距,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“四年级分水岭”。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认为,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业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,就是缺乏阅读。这不仅会损害孩子的智力,也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得无趣,缺乏弹性。
在时代大背景下,“双减”等政策背后,更需要家长引起重视的是,如何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。魏智渊呼吁,父母不能再用过去30年的经验,判断未来不确定的社会。
而“双减”最大的好处,就是有可能留出时间空白来供家庭谋划。如果家庭利用了这个时间的空白,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,那么就可能培养出有人格、有素养、有活力、擅长深度学习的孩子。
他相信,无论如何,家长都是最有动力做出改变的人。
生涯规划门户(YCPCN.COM)精选文章《教育变革:如何在内卷与躺平时代培养优秀孩子?》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生涯规划门户立场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cpcn.com/627.html